金某某地下錢莊洗錢案
★介紹
該案線索由金融機構可疑交易報告觸發,反洗錢主管部門甄別分析后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以金某某非法經營罪立案偵查,分別于2015年和2016年,破獲地下錢莊案3起,抓捕主要犯罪嫌疑人4人,現場收繳查扣銀行卡88張,存折6個,現金人民幣2.2萬元,韓元315.5萬元;電腦5臺,手機15部;記賬筆記本24冊;汽車一臺;凍結賬戶39個,凍結資金182.2萬元。該案涉及遼寧、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等10余個省市的3708個賬戶,涉案金額合計34億元。
★基本案情
(1)發案情況
2015年5月,反洗錢主管部門收到G銀行報送的重點可疑交易報告,報告顯示,轄區內金某某等多人的銀行賬戶資金收付規模大,交易異常頻繁。據統計,從2014年年初至報告日,金某某等人的賬戶交易31200筆,累計交易金額3.65億元,涉及交易對手1783個,其中大量韓籍非居民和朝鮮族居民,交易對手中多人涉及以往地下錢莊交易線索,單筆交易金額多與韓元兌換匯率存在固定關系,交易用途記錄“兌韓元”等信息,初步判斷為地下錢莊非法經營案。2015年6月24日,反洗錢主管部門將該線索移送公安部門,公安部門經過前期摸排和分析,于2015年8月19日進行立案偵查。
(2)反洗錢調查情況
反洗錢部門積極協助調查,參與分析銀行交易數據,從可疑交易報告最初關注的金某某地下錢莊線索,深入挖掘出趙某某和尹某某兩個更大的地下錢莊線索,從最初排查關注的6個自然人銀行賬戶,增加到39個,及時、準確地幫助公安機關鎖定涉案賬戶,并且協調采取凍結賬戶的措施。
(3)偵查發現情況
①罪犯具有明顯的反偵查意識。偵查發現,3個地下錢莊的控制人金某某、趙某某及尹某某對金融機構的監測方法非常了解。金某某、趙某某分別以株某貿易商行和綠某貿易有限公司作為掩護,以商貿公司的業務背景掩飾地下錢莊的非法經營和資金交易,通過借用親朋好友在12家銀行的88個賬戶,采取分拆和跨行交易等方式,以規避金融機構資金監測的傳統識別要點。該案涉案金額超過34億元,但主要交易賬戶年均交易不足300筆,累計交易額不超3000萬元,成功逃避了多數金融機構反洗錢可疑資金監測。
②非法經營地下錢莊的控制人是再犯。據公安機關通報,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之一趙某某,2005年曾因非法經營地下錢莊被抓捕,但因地下錢莊案偵辦取證困難,最終能確認的案值遠比實際小,造成懲處力度不足,所以致使趙某某很快就又重操舊業,并且此次涉案金額比上次更大。據了解,由于地下錢莊案涉及地域廣、人員眾多,異地取證特別困難,最終能取證確認的案值往往與實際相差甚遠,造成對犯罪的懲處力度降低。犯罪成本與非法收益的不對等,極易導致地下錢莊經營死灰復燃。
★案例評析
(1)案件資金交易特征
①客戶。經調查,涉案賬戶個人及主要交易對手多是非居民或朝鮮族居民。
②開戶。涉案賬戶開戶時間集中,部分賬戶為代理開戶,且全部賬戶均開通了網上銀行。
③交易特點。一是單邊對敲。采用本幣、外幣賬戶境內外分別收付款的方式實現貨幣跨境匯兌。二是拆分交易。同一交易向同一目標賬戶匯款時,有意將大額整數資金拆分成多筆小額非整數資金分時匯兌。三是多渠道進行。關聯賬戶之間調撥款項時,分別采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ATM轉賬、柜面匯款等渠道交易。四是分散交易。為便于交易管理,根據賬戶收付款功能、客戶所屬地理區域分別通過多個銀行的賬戶交易。五是賬戶頻繁更換。通常一個賬戶使用幾個月后就會被廢棄。
(2)案件啟示
地下錢莊跨境匯兌通道存在被恐怖融資犯罪利用的風險。3個地下錢莊的交易中,趙某某地下錢莊交易涉及49個新疆自然人賬戶接收境外匯款130筆,合計金額2172.87萬元人民幣。由于境外匯款方身份不明,境內收款賬戶均在外地的N銀行開戶,資金去向難以進一步核查,存在較大的恐怖融資風險。通過全國涉恐活動嫌疑人員聯網核查顯示,其中11名人員的家族成員或本人直接涉嫌新疆“7·5”事件、分裂國家和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的事件。
以上案例選自反洗錢名家經典圖書——《金融機構可疑交易與洗錢犯罪類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