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法院發布了依法懲治金融犯罪典型案例,我們將通過該系列案例分享,幫助大家警惕金融犯罪、全面知權、依法維權。
案例六:丹東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溫德乙等欺詐發行股票、違規披露重要信息案
——欺詐發行股票,違規披露重要信息
一、基本案情
被告單位丹東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泰電氣公司”)。2016年7月5日因本案被證監會責令整改,給予警告,并處以人民幣八百三十二萬元罰款。
被告人溫德乙,男,漢族,1961年3月30日出生,原系欣泰電氣公司董事長。2016年7月5日因本案被證監會給予警告,并處以人民幣八百九十二萬元罰款。
被告人劉明勝,男,漢族,1964年12月11日出生,原系欣泰電氣公司財務總監。2016年7月5日因本案被證監會給予警告,并處以人民幣六十萬元罰款。
2011年3月30日,被告單位欣泰電氣公司提出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因持續盈利能力不符合條件而被證監會駁回。2011年至2013年6月,被告人溫德乙與被告人劉明勝合謀決定采取虛減應收賬款、少計壞賬準備等手段,虛構有關財務數據,并在向證監會報送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定期財務報告中載入重大虛假內容。2014年1月3日,證監會核準欣泰電氣公司在創業板上市。隨后欣泰電氣公司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中亦載入了具有重大虛假內容的財務報告。2014年1月27日,欣泰電氣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首次以每股發行價16.31元的價格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1577.8萬股,共募集資金2.57億元。
被告單位欣泰電氣公司上市后,被告人溫德乙、劉明勝繼續沿用前述手段進行財務造假,向公眾披露了具有重大虛假內容的2014年半年度報告、2014年年度報告等重要信息。2017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欣泰電氣公司退市、摘牌,主承銷商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先行賠付1萬余名投資人的損失共計2.36億余元。
二、裁判結果
本案由遼寧省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內沒有上訴、抗訴,原判發生法律效力。
法院認為,被告單位欣泰電氣公司、被告人溫德乙、劉明勝的行為均構成欺詐發行股票罪;溫德乙、劉明勝的行為還構成違規披露重要信息罪,依法應當數罪并罰。溫德乙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劉明勝具有自首情節,依法可以從輕處罰。據此,依法以欺詐發行股票罪判處丹東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罰金人民幣八百三十二萬元;以欺詐發行股票罪、違規披露重要信息罪判處溫德乙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以欺詐發行股票罪、違規披露重要信息罪判處劉明勝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八萬元。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上市公司在申請上市前后連續財務造假而受到刑事處罰并被依法強制退市的典型案例。目前,我國正在推進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證券發行注冊制。市場主體的誠信建設,事關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違法犯罪行為,嚴重挑戰信息披露制度的嚴肅性,嚴重破壞市場誠信基礎,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是證券市場的“毒瘤”,必須堅決依法從嚴懲處。本案的正確處理,充分體現了人民法院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的態度和決心,對當前從嚴懲處資本市場財務造假、欺詐發行違法犯罪行為具有重要警示作用。《刑法修正案(十一)》對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作出修改,進一步加大對這兩類犯罪的懲罰力度,為注冊制改革行穩致遠,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