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高”報告:打擊金融證券、逃稅等犯罪,嚴懲非法集資、洗錢,支持和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
3月8日,提請大會審議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指出,依法打擊金融證券、逃稅等犯罪,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提請大會審議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指出,從嚴懲治非法集資、洗錢等金融犯罪,切實維護金融安全。加強反壟斷、反暴利、反不正當競爭司法,支持和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依法打擊金融證券、逃稅等犯罪
對于2022年重點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表示,依法打擊金融證券、逃稅等犯罪,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在回顧2021年主要工作時指出,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依法嚴懲金融證券犯罪,審結操縱市場、內幕交易、非法集資、洗錢等犯罪案件1.3萬件。審結金融糾紛案件155.3萬件,依法處理涉供應鏈金融、不良資產處置、私募投資基金等糾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依法否定職業放貸、高利轉貸、變相高息等行為效力,引導民間融資服務實體經濟。北京金融法院與金融監管機構共建金融司法大數據研究中心,提出保障“北交所”25條舉措,服務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設。上海金融法院深入推進金融審判專業化,建立金融糾紛法律風險防范報告年度發布機制,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支持和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
對于2022年重點工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提出,從嚴懲治非法集資、洗錢等金融犯罪,切實維護金融安全。加強反壟斷、反暴利、反不正當競爭司法,支持和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
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在回顧2021年工作時指出,積極參與金融風險防范化解。設立駐中國證監會檢察室,聯合公安部、中國證監會專項懲治證券違法犯罪,集中辦理19起重大案件,指導起訴康得新案、康美藥業案,助力依法監管資本市場,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起訴金融詐騙、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4.3萬人,同比上升3.3%;會同公安部督辦36起重大非法集資案。依法懲治涉虛擬貨幣、網貸平臺等新型金融犯罪。協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典型案例,起訴洗錢犯罪1262人,同比上升78.5%。從嚴追訴洗錢犯罪,讓上游“罪”與“贓”無處遁形。
證監會此前表示,將以全面落實《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為重點,聚焦關鍵領域,突出重大案件,堅持“一案雙查”,切實加大違法成本,有效提升執法威懾,為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為資本設置“紅綠燈”
全國人大代表、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朱建弟認為,在我國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中,要加強對資本的規范引導,對特定敏感領域投融資并購活動予以從嚴監管。為資本設置“紅綠燈”,制定黑白名單和相關規則,提高監管有效性。
朱建弟稱,一是要在認清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的基礎上,明確嚴禁進入和積極鼓勵進入的領域。二是要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完善以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電子商務法和網絡安全法為主體的監管體系,制定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三是要繼續強化對資本壟斷和無序擴張的監管,防止資本扼殺式并購壟斷,防止科技風險、壟斷等新問題疊加資本無序擴張催生系統性風險。四是積極支持政府建立引導基金,如產業引導基金、創業基金以及其他類基金(主要指PPP基金)。五是以創新性改變監管滯后性,建議采用“沙盒監管”模式,在創新過程中建立公平競爭秩序。